应对气候变化为国际能源合作带来更多机遇【资讯】
2023-03-15 来源:武汉机械信息网
应对气候变化为国际能源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讨论能源议题时再次强调,二十国集团必须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高度,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能源价格和市场稳定,提高能效,制定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原则,形成消费国、生产国、过境国平等协商、共同发展的合作新格局。
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中美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排放占总排放量42%、全球两个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11月12日表态,携手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在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更高减排承诺。
国际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大进展,无疑将影响其他国家作出减排承诺,使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将有力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积极进展。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
会上,与会成员领导人达成一致共识:要加强能源合作,提高能效,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支持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均透露出一个重要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显然,应对气候变化为国际能源合作带来更多机遇,更广发展前景。国际能源低碳化趋势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进步和低碳化的长期推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告诉。
前不久,中核集团联合加拿大坎杜能源公司研发的先进燃料坎杜重水堆通过审查,中国华能表示愿意与墨西哥进一步加强低碳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中国华电与俄罗斯再次共同投资开发大型电源合作项目多家能源央企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与国外企业就能源技术、能源领域展开了更多元化的合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新的合作机会,围绕清洁能源和其他领域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各方实现更高目标。
然而,要想实现国际社会就控制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达成的政治共识,我国作为负大国,还需进行大规模的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
就在APEC北京会议周召开前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全面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
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措施来讲,规划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制定煤炭消费区域差别化政策。加快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有序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发展生物质能等。到2020年,常规水电、核电、并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分别达到3.5亿千瓦、5800万千瓦、2亿千瓦、1亿千瓦、3000万千瓦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11月15日举行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书面致辞中也进一步阐述道,我国将从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煤炭清洁利用等8个方面着手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尽管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中取得积极进展,但还需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